粘汗和金国皇帝什么关系(完颜宗翰为什么主张攻打宋朝 完颜宗翰和金兀术的关系-)
-
粘汗和金国皇帝什么关系
网上有关“粘汗和金国皇帝什么关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完颜宗翰为什么主张攻打宋朝 完颜宗翰和金兀术的关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粘罕和金国皇族的世袭:
1、景祖完颜乌古乃——?2、 完颜劾者——————3、完颜撒改(国相)———4、完颜宗翰(粘罕)
2、金世祖完颜劾里钵——3、太祖完颜阿骨打
3、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4、宗干
4、宗望 4、宗尧4、宗弼(兀术)
粘罕即为完颜宗翰,其父是国相完颜撒改,撒改是金世祖完颜劾里钵(完颜阿骨打老爸)之长兄完颜劾者之子。简单来说,撒改和阿骨打是堂兄弟,粘罕和金兀术是堂堂兄弟,关系稍微有点远了,他们是同一个曾祖(太爷爷)的子孙后代。
完颜宗翰为什么主张攻打宋朝 完颜宗翰和金兀术的关系?
完颜宗翰是金国著名将领,同时也是响当当的开国名臣。纵观金国对外扩张和反抗辽国同治的一系列重大战事,绝大部分的战争你都会发现有完颜宗翰的身影。
不仅如此,就算是对金国历史并不了解的人,对于完颜宗翰这个名字也一定不陌生。但凡是以金国为主题的电视剧,都绝不会忽略完颜宗翰这个关键人物,所以电视剧看的多了,对于完颜宗翰应该就有了一定的印象。
完颜宗翰生于公元1080年,去世于公元1137年,是国相完颜撒改长子。完颜宗翰女真本名黏没喝,汉名粘罕,小字鸟家奴,因为史书中以完颜宗翰为主要称呼,所以后世人多称其为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年少时参军,十七岁的时候已经在军中拥有了极高的威望。草原民族创建的国家,在开国之初晋升最快的途径就是军功。完颜宗翰本人威猛勇敢,智勇无双,所以很快就成为完颜阿骨打倚重的战将。
我们都知道,女真族最初属于辽国的统治,深受辽国的压迫。完颜阿骨打横空出世之后,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强大的联盟。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甘心再受到辽国的压迫了。而且当时的辽国腐败不堪,国力衰败,完颜阿骨打也完全有能力反抗辽国的统治。
完颜阿骨打内心有这个想法,但是一时却无法决定。这个时候完颜宗翰就出场了,他和阿离合懑、蒲家奴等人进言,请求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随后又建议迅速解决辽国的祸患。完颜宗翰分析形势,对完颜阿骨打说:“辽主丧失德性,朝廷内外人心背离。我朝兴兵,虽然大业已定,但祸根未除,以后必然成为灾患。现在趁他们的间隙,可以攻袭擒拿。这是天赐良机,可为之事,不能错过。”
完颜阿骨打接受了完颜宗翰的建议,迅速备兵,准备加大进攻辽国的军力。完颜宗翰那个时候算是宗室中拿得出手的将领,同时进攻辽国的计划,前后许多都有完颜宗翰的参与。于是完颜阿骨打对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率军征服辽国,取得西征的胜利。
完颜宗翰最开始是要与蒲家奴前往追击辽国天祚帝的,不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去成。后来在北安驻军的时候,从辽国护卫耶律习泥烈口中,得知了天祚帝在鸳鸯泺狩猎的情报。完颜宗翰当即就想领兵前往,不过那边杲却没有丝毫进兵的意思。完颜宗翰知道机不可失,于是便独自一人率领部下赶往鸳鸯泺。
辽天祚帝在完颜宗翰的威势下,仓促奔逃。在辽国的迅猛攻击之下,辽国只能献上国书,表示称降。
辽国这个心腹大患既灭,金国便将目光放在了建立者在富庶的中原大地上的王朝。这个时候,国家的 *** 已经由完颜阿骨打过渡到完颜晟的手上。完颜晟继位登基之后,对于功勋卓著的完颜宗翰表示了很高的信任,升官加职,凡有事宜也会找他商量。
宋金在辽国还盘踞北方之时,曾经立下盟约,相约一起攻宋,通力合作。等到辽国灭亡之后,金国撕毁两国盟约,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等人领兵南下,攻打宋朝。
靖康二年,金军南下,大举伐宋,汴京城破,二帝被俘虏北上。当时率兵攻打汴京,辽国诸位大将都在其内,完颜宗翰自然也没有错过这场盛事。
天会十年,完颜晟中风卧床不起,而当时皇储谙班勃极烈斜也已经去世两年,金国继承人的位置还空着。完颜宗翰与完颜希尹、完颜宗干等人共同进言金太宗,请求立完颜阿骨打嫡孙合剌为皇储。完颜晟同意了此事,等他去世之后,合剌继位,也就是后来的金熙宗。
金熙宗刚继位之时,完颜宗翰等一干大臣都受到了重用,成为辅政大臣。两年后,金熙宗以贪赃罪斩高庆裔,并株连宗翰亲信多人。高庆裔是完颜宗翰的心腹大臣,完颜宗翰控制欲极强,如今面对心腹被杀,竟然无能无力。最后气愤之下,居然就这样死了。死的时候,年仅五十八岁。
老实说,这么一位开国大将,最后可以说是憋屈而死,实在令人唏嘘。 ?
完颜宗翰力主对宋开战,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权和财,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私人原因让他坚决主张南下灭宋。那么,这个隐秘的个人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完颜宗翰积极主张对宋开战还有一个原因,他的妻子萧氏原来是天祚帝的妃子,是在他跟辽打仗的过程中俘获的,然后就纳为己有了,没有上交给组织。宗翰娶了天祚帝的妃子,另一个女真大将宗望娶了天祚帝的女儿。这些前朝的妃子、公主们怀着亡国丧家之痛,这个仇就发泄到了宋朝身上。
要不是你们宋朝违盟,捐弃了两国百年之好,助纣为虐,我大辽不至于到这步田地。所以,这两个人就经常跟宗望和宗翰讲,一定要出兵教训背信弃义的宋朝。据说宗望的夫人还经常使用家庭暴力,宗望冥思苦想怎么能摆脱家庭暴力,讨夫人欢心。就是夫人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让我们攻打宋朝,我们就打宋朝。
降金的辽国旧臣们跟妃子、公主们的心思一模一样,都急于找宋朝报仇。金宋开战之后,这些辽国的降臣,甭管是契丹人、渤海人还是汉人,对待宋朝的态度好像比女真人还要恶劣一些。这就是报复,你把我们国家灭亡了,你也没有好下场!现在是金国统治区从上到下,一致呼吁,要对宋朝开战。
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吴乞买不得不遵从众意,何况完颜吴乞买本身对宋朝也没什么感情。另外,史籍上也记载了一件极其耸人听闻的事情。据说当年宋朝使者出使金国,见过完颜吴乞买之后大吃一惊,说完颜吴乞买长得简直就跟宋太祖皇帝一模一样,于是有人说完颜吴乞买是宋太祖转世投胎。宋太祖死后,宋太宗继位。
烛影斧声,千古谜案,宋太宗可能是把自己哥哥杀了继位的。甭管是不是吧,这是千古谜案,真相可能永远无法揭开。后来,宋太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好下场,而宋太祖他们哥仨除了太祖、太宗,还有魏王廷美,魏王也没有好下场。
以后北宋帝位一直在太宗一系传承,徽宗是太宗的后人,所以说完颜吴乞买是宋太祖化身,来找宋太宗的后人报仇的。当然,这种记载有可能完全是牵强附会,甚至荒诞不经的。
完颜吴乞买下令伐宋,当然不能说你不给粮食我就打你, 一共找了三个借口 :
第一 , 北宋招降纳叛,典型事例就是张觉 。
第二 , 北宋没有定期支付岁币 。北宋曾经答应把每年给辽的五十万岁币给金,但是这个时候北宋确有难处,北宋两次跟辽打仗都惨败。北宋是带着金银财宝去打仗的,因为它吸取了太宗打北汉的教训,打完了仗没犒赏三军,士兵们不干了,所以这两次都是带着东西去的,准备打完之后就发赏金,但是赏金全被辽缴获了,后来又落到金手里了。
在燕京方面,金国要一百万贯,西京那边要三百万,还要粮食,当然后来没给。金国还把幽云十六州的人口迁走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宋朝支付岁币,确实很困难。但金不管那一套,你该支付岁币你没按时支付,这是我打你的借口。
第三 , 已支付的岁币质量太差 。金国认为宋朝给的燕京、西京的代税钱,物货粗恶,银子成色不纯,布帛一下水就缩。
以此为借口,完颜吴乞买在上京会宁府建立了都元帅府,由自己的弟弟,也是他的皇位继承人完颜斜也出任都元帅,两路进兵攻打宋朝。这两路领兵的大将就是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
完颜宗翰是阿骨打的堂侄,完颜宗望是阿骨打的亲生儿子,这两个人分别出任左副元帅和右副元帅。两路金军南下,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灭掉了北宋,徽、钦二帝被俘北上,康王赵构南渡,开创了南宋。
金国灭了北宋之后,就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灭辽、灭宋战争都过于顺利了,金国人原来就像一个小瘦子,把嘴一张,咔嚓一口,辽国吞进去了,又一口,宋也吞进去了,但却消化不良,因为他没有那么大胃口。女真人当时一共才多少?部队就十几万,没有那么大胃口一下吞并比自己大几倍十几倍的地盘。这两个帝国文明比金发达得多,文化水平比金高得多,这么快就被推翻,金国人有点无所适从了,失去了学习的对象。
如果跟辽长期作战,可以学习辽国的制度,现在很快辽被灭了,辽的文明程度比我高,被我灭掉了,我没有必要学辽。我为什么要跟手下败将学呢?宋比辽的水平还高,又被我灭掉了,所以我也就没必要跟宋学。这样,女真人很茫然,大金下一步怎么走?一定要走正路,千万不能邪了啊!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什么关系啊?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没有关系,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开创者,而努尔哈赤是大清(后金)的开创者。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扩展资料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度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滕绍箴:“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历史功绩在于,他适应女真社会要求统一的历史潮流,乘明王朝末世,朝政腐败,边政废弛,边官堕落、贪贿,率领父子兵揭竿而起,统一了原来明朝的建州三卫各部,逐步建立了强大的民族武装及各族人民参加的武装队伍。先后将海西和东海女真各部二百多年分散的局面,推向了空前的统一。”
金庸:“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金国,女真族和清朝,满族是同一个民族吗?为什么大金国不梳辫子?
作为东北土着民族,肃慎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创作了很多辉煌。当肃慎族后裔建立的渤海国灭亡后,又一支后裔崛起了,他就是女真族。那么,金国的女真和清朝女真,是不是一个民族?
在中国东北,有三支土着民族,分别是东胡、獩貊、肃慎。在历史的长河中,肃慎的生命最强,但是名称也在逐步变化。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靺鞨。靺鞨族中的粟水靺鞨很厉害,建立海东盛国---渤海国。渤海国国祚绵延200多年,为东北历史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渤海国与中原王朝一样,统治阶级内部因为继承人问题,矛盾不断,同时又大兴土木,导致国民负担过重。在这种情况下,渤海国被新兴国家契丹打败,导致灭亡。就这样,靺鞨族成为了契丹的臣民,不过那个时候,不叫靺鞨了,而是叫做女真。
为啥叫女真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当靺鞨建立的渤海国灭亡后,契丹民族成为统治者。当一个民族统治另外一个民族的时候,为了让被统治民族失去民族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忘记祖先的辉煌。所以,从统治者的需求来说,需要把靺鞨族改个名字。第二个原因是,靺鞨来源于肃慎,那个时候不是汉文记录,而是发音为jurchen,我们仔细拼下这个音,与女真差不多。
基于发言差不多,契丹官方公布,这支民族叫女真族。时间一长,女真族就确立了,而原来的肃慎、靺鞨都成为历史。
契丹国,又叫辽朝。很多人了解这个国家,是从评书《杨家将》中了解到的,感觉这个国家很野蛮,也很落后。其实不然,辽朝其实是非常开放的一个国家,也是历史上最早实行一国两制的国家。因为辽朝是以契丹民族为主题,对于其他民族的管理,实行另外一种制度,也就是今天的一国两制。在很多国家,一直用契丹来代指中国。
一个国家的灭亡往往来源于内部,统辖下的女真族后来强盛起来,带头人就是完颜阿骨打。在公元1114年,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诸部,开始起兵反抗辽朝。1125年,完颜阿骨打推翻了契丹国,建立了金国。
就这样,肃慎后裔建立的第二个国家,又开始了东北地区的辉煌。那么,金国的女真和清朝的女真是不是同一个民族呢?
要说清金国主体民族女真族与清朝女真族的关系,就要从民族发展说起。
金国是一个比较彪悍的国家,但是蒙古建立的蒙古帝国比他更彪悍。在蒙古和北宋的联手下,1234年金国灭亡。此后,女真族就成为蒙古帝国的臣民,大部分散居于关东,分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
为了防止女真族的反抗,元朝在女真居住地发布过非常严格的禁令,有屠杀之禁、酒禁、弓矢(捕猎)之禁、出产金银禁。 随着蒙古帝国统治的衰弱,这些禁令也都先后解除。明朝同元朝一样, 对女真族也不放心,颁布了很多政令,控制女真族的发展。但是,随着明王朝掌控能力的下降,女真族的一支开始崛起了。
这支就是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后来,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子孙入关,消灭了明王朝,建立了清帝国。从这个经过,我们就能看得出,清朝的女真和金国的女真是一个民族。最开始,努尔哈赤为了统一女真各部,以金国继承者自居,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后金。后来,因为金国曾经多次欺辱宋朝,名声太臭,所以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金国为清国。
金国皇帝登基,成吉思汗知道后不屑吐口唾沫:蒙古的复仇正式开始
到公元1207年为止,成吉思汗已经统一了整个蒙古草原,并且多次挥师西夏,打得西夏臣服,而成吉思汗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屹立于北方最强大的帝国——金国了。
成吉思汗为了伐金,早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当年蒙古的俺巴孩汗被金国人活活钉死在木驴上 ,俺巴孩汗死前大呼“我的后人一定会报仇的!”
现在,俺巴孩的后人铁木真已经强大起来,是时候报这个仇了。西夏的臣服让蒙古少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盟友,这样一来,金国就要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而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已经得到了汪古部的投诚,汪古部是替金国驻守长城的重要部落,汪古部向蒙古投诚,也就意味着长城已经如同虚设,根本毫无抵挡之力了。
金国自身的情况也颇让人感到担忧 ,金国在金章宗时期国力达到顶峰,但是盛极而衰,金章宗统治后期,国家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而且随着金章宗的死去,他的叔父,懦弱的卫王完颜永济的继位,令成吉思汗越发轻视这个国家。
当金国的使者来到蒙古向成吉思汗通报完颜永济继位的消息,成吉思汗不屑地说道“我原以为中原的皇帝都是天上人做的,没想到这样的懦弱之辈也能当皇帝!”言罢向着地面吐了一口唾沫。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正式誓师出征,带着大军一路南下,先是攻破了金国前线的乌沙堡,然后又攻破了西京大同府,一路直逼金国腹地。
金帝完颜永济听说前线战败的消息之后,为了阻挡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的攻势,被迫的将主力部队集中到今天张家口附近的野狐岭一线,企图与蒙古军决战。
他派出招讨使官完颜承裕,监军官完颜鄂诺勒等人,带领着四十万大军,出兵军事要塞野狐岭。
野狐岭是西北方向重要的隘口 ,易守难攻,唯一可供通行的唯有一道狭长的山谷,此时,这片土地在经历百年平静之后,迎来了蒙古与金国的军队。
金兵在这里把守,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完全可以保障金国的国防安全,但是完颜承裕却偏偏想要用自己手中的兵力与蒙古军针锋相对,正面作战。
完颜承裕有个部下,是原来的契丹贵族,叫做石抹明安,他对完颜承裕说“蒙古大军的势力非常强盛,我们不能和他对垒作战,不如驻扎兵马,严守关口,不要和他们开战。”
完颜承裕却说道“主动出击虽然不一定能赢,但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只会一步步地失去主动权,我们拥有骑兵二十万,步兵二十万,完全可以与他们大战一场。”
完颜承裕说完便喝退了石抹明安,没过多久,金军就接到报告,蒙古军队已经到达了山岭的西面,完颜承裕又把石抹明安叫了进来,让他前往蒙古军营,责问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进攻金国。
石抹明安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就凭完颜承裕这样的主帅,很难带着金军击败蒙古人,而他自己本来也是的辽国贵族,对于女真人的统治,心里是颇为不满的,于是他出使蒙古军营的时候,就趁机投降了成吉思汗,并把金军的详细情况都告诉了蒙古人。
石抹明安极力建议成吉思汗立即偷袭金军大营,成吉思汗有些犹豫,毕竟自己的兵力比金军少得多,四杰之一的木华黎也劝成吉思汗,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成吉思汗这才下定了决心。
成吉思汗于是立即率领精锐部队,乘着黎明时分的有利时机,率领中 ,左两军向獾儿嘴(野狐岭北山)进发,。对金军阵地进行攻击。成吉思汗命木华黎为前锋, 带领敢死队,策马横戈,冲锋陷阵,对金军发动猛烈进攻。
这时的完颜承裕,还在等着石抹明安的回信,不料蒙古人已经攻了上来。野狐岭的山势地形虽然能够加强防御能力,但是也会分散军队的力量,尤其是四十万大军的调动本就十分困难,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帅,很难做到得心应手的指挥。
这个时候的金军就陷入到了这种混乱不堪的局面当中,完颜承裕的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到各军之中,金军各部各自为战,而蒙古人的攻势愈发猛烈,完颜承裕已经无法指挥军队进行有组织的抵抗了,他只能带着自己手边的军队朝着宣德方向逃跑,主将下落不明,兵力再多也没用,金军军心涣散,纷纷逃走,被蒙古人杀的尸横遍野。
四十万大军就这样被彻底瓦解了。完颜承裕手上还有数千人,在逃亡的路上又有不少的溃散兵马前来汇合,到了浍河堡后总算集结了数万人,但他来不及喘息,成吉思汗亲自率兵来到了这里。
双方在浍河堡展开了最后的决战,激战三天之后,金兵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被蒙古军全面击溃,完颜承裕只身逃入宣德,但很快,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率军登上了宣德,完颜承裕弃城逃走,宣德陷落。
之后,蒙古铁骑一路狂飙突进,金国的北方防线崩溃,野狐岭之战,金军的主要机动兵力几乎都在这里被击溃,蒙古军体现了优良的战术素质,成吉思汗集中兵力对金军进行攻击,终于获得大胜,野狐岭之战是蒙金战争的重大转折,从此之后,蒙古铁骑可以随时踏入中原,金国辽阔的腹地彻底暴露在了蒙古人面前。
关于“粘汗和金国皇帝什么关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8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