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后主去国归降的历史(李煜为何没有帝号,只叫“南唐后主”?)
-
南唐李后主去国归降的历史
网上有关“南唐李后主去国归降的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煜为何没有帝号,只叫“南唐后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曰,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曰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作品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曰,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曰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呈郑王十二弟
东风吹水曰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虞美人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曰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三台令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浣溪沙
红曰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更漏子
李煜为何没有帝号,只叫“南唐后主”?
李煜的生平简介如下: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
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的轶事典故
1、宽厚仁孝
李煜天性纯孝、好生戒杀?[118-119]?,继位后,外奉中原,不畏卑屈;内轻徭役、以实民力,南唐因此得以偏安十五年。李煜为政重仁慈、宽刑罚,每有死刑论决,莫不垂泪。宪司章疏如有过错,李煜就寝食难安,并多次亲入大理寺,审查狱案,释放多人。
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李煜,认为狱讼自有刑狱掌管,监狱之地非皇上所宜驾临,请求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李煜虽不听从,但也不因此发怒。后主入宋后,悲伤失意,常与金陵旧宫人写词,心情悲惋异常,难以抑制。噩耗传出后,江南父老有许多人都聚巷痛哭。
2、妙解音律
李煜精通音律,曾创作乐曲《念家山》及《振金铃曲》,并亲演其声为《家山破》、《金铃破》。?[129-130]?《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和大周后二人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
金陵城破后,所订之谱亦被李煜下令烧毁。至南宋年间,姜夔又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并记入《白石道人歌曲》。
3、藏品故实
李煜精于鉴赏,极富藏书。宫中购置图书、画帖数万卷,法帖如钟繇、王羲之真迹甚多,公私藏皆印有“内殿图书”、“建业文房之宝”、“集贤殿书院”等,或为其签名、题字,或为诗歌杂言。宋军将攻陷金陵,李煜对保仪黄氏曰:“此皆吾宝,城若不守,尔等可焚之。”金陵城破后,黄氏便依旨将宫藏书画等焚烧殆尽。
百度百科——李煜
南唐后主李煜
提到李煜这个名字大家很容易想起的不是他是一个皇帝,而是他是词中之王,南唐后主李煜确确实实曾经做过皇帝,但是因为赵匡胤的缘故,煜从此毁家灭国成为了一个伪命侯,李煜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凄凄惨惨,不胜感慨但是更让我们惊为天人的是李煜的才华。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一首又一首传唱古今的诗词,都是李煜创作出来的,李煜的一生真的应了那句国家不幸,诗家性化道沧桑句变功工。作为一个皇帝,李煜的一生是可悲的,作为一个词人李煜的一生是伟大的,他是我国婉约派两大词中之一,但是在李煜的身上也有一个谜团的存在,就是既然他曾经是一位皇帝,为什么没有帝号。
其实这件事情真的是说来话长,没有帝号这件事情这不完全怪李煜要怪李煜的父亲与爷爷,因为在李煜的父亲与爷爷时期,南唐这个地方的皇帝是有帝号的,不过他们在跟后周进行了一场战争之后被后周打得丢盔卸甲,差一点王国最后南唐成为了后周的附属国同时也就被削去了帝号。
而宋太祖赵匡胤夺得的是后周的江山在巩固自己的政权以后,赵匡胤也就挥兵南下,顺便消灭了南唐这个附属国从此中国的南方地区再也没有了南唐这个国家,同时李煜也成了亡国之君,那么为了历史上记载的方便,通常也就把南唐的第一代君主说为初代君主然后是二代君主,李煜变成了南唐后主,这也就形成了我们只知道李煜是南唐后主,而不知道李煜这个皇帝的帝号的现象因为在历史上李煜根本没有帝号,不过就算他没有帝号,他伟大的艺术作品依然能够穿越历史的屏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也算是另一种伟大的存在了。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南唐后主是谁啊?
南唐后主李煜(937――978)
简介一、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亦为五代时出色的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锺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元宗李景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在位时间(961-975)。
简介二、
从中国诗史上看,象温庭筠、韦庄、冯延巳等都可算是唐五代词坛的佼佼者,他们的文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作为词的集大成者,则非悲剧帝王词人李后主莫属了。
后主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别号有: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隐者、钟峰白莲居士等。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位儿子。他天资敏慧,容貌出众,“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据说,帝舜是重瞳,因此,后人每以重瞳的人为帝王之象。后主酷好书画文词,精通音律,性情多愁善感。他出生的时代,正逢中国政治大混乱的局面,历史上称它为五代十国。在中原一带承递唐朝这一正统的是,梁、唐、晋、汉、周五代,环绕外围是,则是十国。
当朱全忠篡唐称帝,改国号为梁的时候,唐朝的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也据扬州称帝,国号吴。杨行密传位次子杨渭,可是大权却落到徐温的手里。徐死,由养子徐知诰继承,不外便篡吴自立,建都金陵,国号为唐,并改姓名为李升。李升就是后主的祖父。
后主的父亲李璟是位“神采精粹”、“器宇高迈”的人,对政治本来没有多大的兴趣,他曾打算在庐山瀑布之下筑一书斋作隐士,却没想到事与愿违,在升元五年继任皇位。在文学艺术上他是极有素养的君主,宫中藏有丰富的墨宝典籍。李后主生长在如此的环境里,潜移默化,终于塑造了多采多姿的艺术情调。
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亦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在位时间(961-975)。
卷8_5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黄花冷落不成艳,
红叶飕飗竞鼓声。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卷8_6 秋莺李煜
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老舌百般倾耳听,
深黄一点入烟流。栖迟背世同悲鲁,浏亮如笙碎在缑。
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卷8_7 病起题山舍壁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
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生。
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
卷8_8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李煜
且维轻舸更迟迟,别酒重倾惜解携。浩浪侵愁光荡漾,
乱山凝恨色高低。君驰桧楫情何极,我凭阑干日向西。
咫尺烟江几多地,不须怀抱重凄凄。
卷8_9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
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卷8_10 挽辞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卷8_11 悼诗李煜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
卷8_12 感怀李煜
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
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
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卷8_13 梅花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关于“南唐李后主去国归降的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nhcdzx.com/zhishi/238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 满江红(登长沙定王台和南轩张先生韵)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踏青游
- 卜算子(重阳后数日避乱行双源山间,见菊复用前韵。时以九江郡恳辞未报)
- 八归(重阳前二日怀梅溪)
- 喜迁莺令(西湖)
- 南柯子(方钱唐出侍儿,范谢州要予作此词)
- 春晚(池上柳依依)
- 古八变歌(北风初秋至)
-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热门名句
-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 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
- 罗襟湿未干,又是凄凉雪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